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对符合法律...
符合起诉条件,7日内立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案件立案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报案后,由公安机关审查,然后决定是否立案。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应当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如果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明显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应当制作《请勿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内向原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十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
法院立案以后要经历一下几个步骤就可以开庭,大概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 1、答辩。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这个阶段需要25日。 2、组成合议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这个阶段需要3日。 3、调解。这个阶段需要1日。 4、通知开庭。《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开庭要在3日前。
法院立案后,送达被告法律文书,一般情况下会给被告一个月的举证期限。也就说,从立案到审判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首先,应该保证所留的联系方式畅通,以便法院通知能够及时告知你们。 其次,法院立案后,会将法律文书送达被告,如你起诉时,所留被告地址不够详细,或找不到被告,该案将会被中止。 最后,亲自到法院问询案件办理情况。当法院受理了当事人提交的案件后也是会在规定的期限内确定开庭时间的,那么在提起诉讼后也是会有相关机构进行立案调查,如果当事人没有按照规定的期限和内容执行也是会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所以在发现了此类虚假诉讼时也是会对当事人的处罚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51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3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