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为: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刑法修正案(三)》中新增的一个罪名“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五十六条 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27法释[2000]37号) 第七条 使用爆炸、投毒、设置电网等危险方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或者非法狩猎罪,同时构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或者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2、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2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95人已浏览
4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