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各有不同规定。1、生产者的严格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1条,《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
1、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责任法定原则、责任相称原则、因果联系原则。 2、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侵权归责原则主要包括: 一、过错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而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无过错原则,依法推定行为人有过错,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第1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具体的职责,在《民法通则意见》第10条做了更加具体的解释: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包括: (1)法定监护人。 (2)指定监护人。 (3)遗嘱监护人。 (4)委托监护人。上述监护人又可分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监护人应具有监护能力,符合法定资格,并克尽监护职责,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监护职责相适应,
1、监护人有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就属于尽到监护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7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5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