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冷静面对,那是被告心虚的表现,向办案法官说明情况,相信法院的判决,我国法律对恐吓威胁的行为做出了规定,如果被告恐吓行为对原告造成了实质性危险...
向主审法官反映情况,法院可以对被告妨碍民事诉讼行为作出处罚。见:《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遭到别人的恐吓时,首先要搞清楚三件事情: 第一,威胁你的人是谁? 尤其是匿名威胁,你得自己搞清楚。自己是否平日一不小心得罪谁了,基于说话口气、笔迹、威胁内容以及其他一切可以捕捉到的证据,极可能做出准确猜测。 第二,对方为什么要恐吓你? 搞清了谁在恐吓你,这个问题也就有思路了。 第三,对方是否会真正实施恐吓中的行为。
不予理财,直接报警,将对方联系方式及短信、通话录音的证据保存好。另中奖短信一般都是诈骗信息,请不要再相信而泄漏个人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寻找证据(录音录像等)去法院告其恐吓相关法律 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纯的恐吓行为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但是有些行为也构成犯罪,如:1、恐吓时索要财物,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就是说这样的恐吓这是构成犯罪的。如果罪名成立,情节严重的要触犯刑法判刑,但没有恐吓的特定条文,可根据他威胁恐吓的事来查找相关条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3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2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