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 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 2、行为与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有多大。如果有违章行为,且行...
第一步现场勘查: 1、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必须保护好现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事故三车追尾责任认定,一、交通事故三车追尾责任认定典型的连续追尾事故,责任应如此划分:第一辆车无责;第二辆车负责第一辆车的损失和自己车亲前部的损失;最后一辆车负责第二辆车后部的损失及自己的损失。无人员伤亡的,当事人对事故原因及责任无争议的,交警应按快速处理程序当场解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由交警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勘验后,并结合其他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后得出的。因此发生追尾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和通知保险公司。二、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各项赔偿计算方法 1、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2、残疾辅助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3、丧葬费=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4、被扶养人生活费=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 5、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6、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7、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8、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9、死亡赔偿金=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10、交通费=实际发生的费用; 11、住宿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时间; 12、直接财产损失费=受损坏的财产的直接损失; 13、车辆停运损失费=车辆停运期间实际发生的损失; 14、精神损害费=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由于交通事故中发生追尾在实践中会存在多种情形,具体由哪一方承担责任,应以实际的责任认定书的认定结果为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第九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1人已浏览
325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