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敲诈勒索罪没有单位犯罪,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敲诈勒索罪。但不可以是单位,只可以是个...
单位一般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普通诈骗罪的主体是普通主体,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本罪。犯此罪的,处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单位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可以构成集资诈骗、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保险诈骗等金融诈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欺诈公私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执行。
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是否是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单位决策机构产生单位意志,指挥单位行为的实施。任何单位成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根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都应视为单位行为。单位犯罪的具体程序性,即符合单位决策程序,是与自然人盗用单位名称或擅自以单位名义犯罪不同的重要特征。因此,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同意或认可,单位内部成员的犯罪行为一般只能认定为自然人犯罪。同时,根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必须是单位的利益。在单位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收入通常归单位所有,即犯罪行为产生的非法收入,受益者是单位或单位的大多数员工。在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多为自然人个人所有。若不是为了单位利益,而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则不应按单位犯罪处理。2、是否以单位名义。行为以单位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以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关于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打着单位的幌子,以单位的名义,为个人谋取利益的违法行为,当然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3、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有关。单位只对其在业务范围内或与业务相关的活动范围内的行为负责。如果行为与单位业务无关,单位不应承担刑事责任。当然,单位的行为不限于登记机关批准的经营范围,也可以超出登记的经营范围。只要与单位的经营活动或人格有关,也可视为单位的行为。但是,如果与单位的业务活动没有实质性的关系,一般不应视为单位行为。
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最高法院在《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个人为违法犯罪活动设立的公司、企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事业单位设立后以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4人已浏览
665人已浏览
227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