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3条的规定,当发生两种情况时,要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第一是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第二是取保候审期限界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第八十八条第三款,人民检察院法院决定解除取保候审时,公安机关应当解除取保候审,并退还保证金。
根据司法实践以及我国相关的的规定,解除取保候审的程序如下:(一)由被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作出取保候审的机关或者执行机关口头或者书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要求,并阐明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出现违反义务的情况。(二)办案单位审核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三)若符合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案件承办人应当写出《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办案单位审查同意后,办案人员再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办理解除手续。(四)解除对被取保候审人员的监督、约束。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办案人员要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让其在该决定书回执上签字。如果采用保证的方式,办案人员还要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到指定的银行领取保证金。至此,解除手续办理完毕。
办理解除取保候审手续,首先由被取保候审人或其委托人口头或书面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要求;其次,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审核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最后,经办案单位审查同意后,办案人员将作出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办理解除手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1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2,550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