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过失犯罪指的是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规定,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 (1)疏忽大意的过...
过失犯罪指的是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规定,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 (1)疏忽大意的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根据本款的规定,过失犯罪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 第二类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
犯罪概念是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 具体来讲,只要是其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中规定的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即认定为是犯罪。
1、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2、过失犯罪可以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