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疫情期间工资还是要发的,不发工资是违法行为。对于目前的情况,国家的态度是最好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功,联系一下你们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向劳动监察...
如果自己确实付出了劳动,但企业不发工资且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这样做: 1、首先劳动者应先固定证据,收集好自己确实出勤上班活在家上班的证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一个月内未签劳动合同的,不需要因此支付补偿,一个月内签订属于《》规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期限。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从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资。自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疫情期间不发工资的时候,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维权:一是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举报。二是如果劳动监察大队不处理的话,可以向当地的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三是如果对仲裁的结果不服,还可以向提起诉讼。
在当前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复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对发放工资也有严格的要求。疫情期间不上班的员工基本工资要正常发放。有困难的企业可以暂停或部分发放,但不得以休假的名义发放工资。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通过与员工协商调整工资、轮岗、缩短工作时间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减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按照规定享受稳定的岗位补贴。企业在工资支付周期内停产的,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工资支付周期的,职工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未提供正常劳动费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0人已浏览
617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