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判刑之后就不能取保候审了,取保候审只使用于判决之前。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
一般情况下,判刑之后就不能取保候审了,取保候审只使用于判决之前。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这个要看自己的严重程度。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 2、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 3、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 4、取保候审,完全不等于最终不能判实刑、不需要坐牢。 5、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 6、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符合法定条件的还是可以判缓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1、不一定,取保候审跟是否判缓没有直接关联,也有取保后被批捕的,判缓刑主要是看罪名和刑期,三年以下可以宣告缓刑,一些特殊人群也可以缓刑,例如未满18周岁,怀孕的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也可以适用缓刑。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后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但最终判决结果,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这个没有绝对的,但是判缓刑的几率较大,本身取保候审这个强制措施就是针对罪行非常轻的人的,否则的话一般不会给犯罪嫌疑人取保的,90%的取保候审最后判的都是缓刑,甚至撤销案件都有。取保候审是我国形式上的一种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可以成功申请取保候审被判缓刑的几率还是挺大的,但是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7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