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残疾赔偿金与误工费是两个不同的赔偿项目,李某第一次起诉虽然已获得残疾赔偿金,但二次手术期间的误工费乃客观发生,应予支持。...
一、残疾赔偿金包括哪些具体费用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残疾受害人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起诉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本案的具体请求应视原告身体受到的损害后果而定,其后果在医疗过错发生后持续发展,又因后续医疗而不断变化,一直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伤残与否、伤残等级程度都需由具有专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认定,其提起残疾赔偿金请求的诉讼,前提应该是伤残等级鉴定结果确定。那么,伤残等级鉴定应该何时提出才能得到保护?对于比较直观和常见的残疾,当事人一般都能及时申请鉴定。而一些内在、不易发现的损害,未及时提出鉴定的,大致分两种情况:一是当事人明知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但自己不确定到底是不是残疾,也不做鉴定的;二是因缺乏医学常识并未意识到所受伤害属于残疾,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发现残疾的。无论是因不确定没及时做鉴定,还是最终自己发现残疾而鉴定的,提起诉讼都表示未放弃其权利。如果仅依照身体损害的规定限定一年的诉讼时效,受害方的权益就很难得以保护,也显失公平。因此,评残的时间应适用20年最长诉讼时效予以保护为宜,主张残疾赔偿金的诉讼时效应从评残之日起算。 诉讼时效制度的实质并非否定权利的合法存在和行使,而是禁止权利的滥用。现实中,身体损害是客观存在的,属于自然之债,致害方有义务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用诉讼时效抗辩,逃避责任,是不道德的。致害方应该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受害方有明确放弃权利的意思表示,否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本案中,原告提起诉讼主张权利,而被告无法证实原告曾表示放弃权利,故原告的权利应该得到主张。
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造成死亡的赔偿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 职工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赔偿项目,要分不同情况而定。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生活有困难的);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下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x20年; 2、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上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x(20年一增加岁数); 3、残疾赔偿金(75周岁以上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5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48人已浏览
252人已浏览
706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