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都是结婚后,有结婚证才有共同财产这一说法。新《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取得的婚前财产归其所有,除非书面约定,不会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新...
离婚财产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和照顾子女、妇女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只有夫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如果确实属于法律所认可的关系的(如果在1994年2月1日以前,男女双方已经共同生活且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属于事实婚姻处理),在离婚时的,首先可由双方协商来自行分割财产,如果协商不成的,应依以下原则进行: 1、依双方约定或法律规定属于一方个人财产的,仍归其个人所有; 2、对于属于双方共同共有的财产,原则上应该由双方进行均分。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规定,在1994年2月1日之后,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即共同生活的,属于同居关系而非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对于期间的财产分割,首先也可以由双方来自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且有证据证明是双方的共同财产的,可以按照各自拥有的比例分割该共同财产;如果不属于共同财产的(如在同居期间的个人收入等),则应归各人个人所有,无权要求进行分割。《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五条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的,应当区别对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处理。
1、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如果婚姻双方对婚前的财产没有约定,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婚前财产是个人财产,而且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转化为共同财产。但有些情况下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婚前个人财产,司法实践通常会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2、我国婚姻法中的其它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所以就算认定是婚前个人财产,也有可能会失去房屋的所有权。
在我国,有两种方式:对应有如下两种方式:一、如果是或调解离婚,男女双方可以自由约定,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约定的内容不侵犯他人合法权利,不损害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都是合法有效的。二、如果是,人民法院在判决时,一般情况下是夫妻二人平均分割财产。但也会考虑下列因素,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调整比如:《》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婚姻法》第46条规定,如果夫妻一方重婚,与他人同居、家暴、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无过错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婚姻法》第47条规定,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少分或不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