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对企业拖欠工资及拖欠工资后逃匿引发的劳动争议,要引导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
根据《》第八十二条“提出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和第八十三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保护劳动者得到工资的权利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引导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向监察部门举报,由监察部门责令其补发工资; 3、完善劳动立法工作,加大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
根据《》第八十二条“提出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和第八十三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规定内容可以看出,对于劳动争议,一般需要先经过,然后才进入法律程序,而对于的情况,由于情况比较特殊,计算时效有一定难度,所以各地方劳动部门也相应做出了一些有利于劳动者的变通规定,一般来说,对当事人超过申诉时效的请求,凡有正当理由的,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确实不能受理的,要提供法律救助,以裁决的方式予以驳回,为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提供条件。对企业拖欠工资及拖欠工资后逃匿引发的劳动争议,要引导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外,还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局劳动监察处、科举报,由监察部门责令其补发工资。
取得劳动报酬权属于劳动者的权利。劳动报酬权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关系,履行劳动义务,由用人单位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及劳动力价值支付报酬的权利。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3人已浏览
2,106人已浏览
486人已浏览
4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