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有: 1、犯罪分子必须是“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 2、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无上诉抗诉情况的,报请最...
1、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依法应当由最高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所犯罪行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别严重和情节特别恶劣的。刑法分则对于可以适用死刑的条文作了严格的限制,其规定是“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造成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严重”、“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则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如下情形,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罪犯正在怀孕。 前面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死刑只适用于犯罪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刑法分则严格限制了可以适用死刑的规定,规定是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特别严重危害,情节特别恶劣、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造成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严重、数额特别巨大,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但如发现下列情形,应停止执行,并立即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罪犯在执行前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的,可能需要改判;罪犯怀孕了。前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报告,然后发出执行死刑的命令;因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根据《刑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于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取决于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尽管判处死缓也是判处死刑,但判处死缓的罪犯除个别以外一般不再执行死刑。这样,对于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对犯罪分子来说往往是生死两重天。因此,在相关立法、司法解释尚未对“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准确裁量犯罪分子是否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从而作出选择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无论是对统一死刑的适用标准,还是发挥死缓在限制死刑适用中的重要作用而言,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0人已浏览
404人已浏览
1,554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