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1、法院执行庭立案之后,要经过合法程序查询债务人名下的资产,所以需要时间; 2、如果基层法院不作为,建议申请提级执行; 3、法律依据:《民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执行人员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成后,应当制作执行记录,由现场有关人员签字盖章。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执行机构。执行完成后,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件确实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绝返还的,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要看有没有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的情形,如果没有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的情形就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执行拘留的时间应当自被决定拘留的人入拘留所的时间开始计算。拘留的期限是以日为单位计算的,执行拘留的时间也应当以日为单位计算,入所当日不计算在内,执行到第二日即为1日。根据犯罪情节确定拘役时长,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1人已浏览
838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8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