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的根据伤情鉴定和具体情节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这位朋友,您好! 1、根据法律规定,你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在侦查终结后把案卷转交检察院审查起诉。 2、你们可以到其上级主管机关反映情况,要求其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庆幸有以下几种: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刑法规定了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超过上述法定追诉时效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这种特赦命令具有终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以被害人提出告诉为前提。被害人没有提出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对这类案件的追究就失去了法律基础。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刑法实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责任已经没有意义,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是指司法机关对无犯罪事实或不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的处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情节显着轻微,危害少,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超过追究时效期限的,通过赦免刑罚的,通知处理的犯罪,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除追究刑事责任。符合上述情况之一的,收到的不立案,立案的应撤销,调查结束的不起诉的转移法院起诉的,或者结束事件的审判手续,或者宣布无罪。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在《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了五类具体情形和一类条件情形;同时,在《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未满14岁的人和精神病人两类情形。因此,不追究刑事就是不处以任何刑罚的意思,与判刑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3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