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举例以对比便知晓: 甲深夜在家睡觉,乙发现甲熟睡后,就把甲这门窗都从外面上了锁,后在甲醒前,乙除去锁具。乙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答案:不构成。 ...
举例以对比便知晓:甲深夜在家睡觉,乙发现甲熟睡后,就把甲这门窗都从外面上了锁,后在甲醒前,乙除去锁具。乙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答案:不构成。非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我国撞车肇事逃逸是不根据撞车超过的时间来界定的,只要有逃逸行为的都算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1)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无论堵路持续多久,只要涉嫌扰乱公共秩序或寻衅滋事,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堵路涉嫌扰乱公共秩序或寻衅滋事,可以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和后果追究治安违法责任或刑事责任。堵车情节轻微的,可以处以罚款或者居留;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也可以判处有期徒刑。
根据中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国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从犯应当减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规定的原因是,从犯比主犯更轻,无论是主观恶性还是客观危害。因此,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的处罚原则具有科学依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97人已浏览
1,358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1,7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