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缓刑考验期是指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宣告缓刑的法律规定的期间。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
缓刑的考验期限,是指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间。缓刑是对所判处的刑罚有条件的不执行,为了考验犯罪人是否遵守这种条件,就要在决定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缓刑不同于免除刑事处分,就在于缓刑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保留执行原判刑罚的可能性.因此,对缓刑犯在判决中必须宣告一定的缓刑考验期,在考验期内如果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的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也就是生效之日起计算,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但是,不能折抵考验期。缓刑是对主刑而言,如果在主刑之外还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例如,判处徒刑附加罚金的,徒刑缓刑,罚金仍要缴纳.
缓刑期限是指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进行调查的一定期限。缓刑是指不执行有条件的刑罚。为了测试犯罪人是否遵守这一条件,有必要在决定缓刑的同时确定对犯罪人的测试期限,即缓刑的测试期限。根据《刑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一年。可以看出,缓刑期限不得短于原判刑期,可以等于或长于原判刑期。(1)拘役期限最低不得少于2个月,最长不得超过1年,有期徒刑期限最低不得少于1年,最高不得超过5年。在此范围内,缓刑期限等于或长于原判刑期限。(2)必须注意原判刑期限与缓刑期限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缓刑期限不得超过原判刑期限。(3)如果缓刑期限不是合法的,则不能从前一年起计算。规定的测试期限是为了检查罪犯在此期限内是否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果将拘留日期抵消测试期限,则失去规定测试期限的意义。事实上,以前的拘留期限也是人民法院调查罪犯是否悔改的表现,以决定是否宣布缓刑,不能抵消测试期限。
1、根据我国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即使对犯罪人已先行羁押,羁押的期间也不计算在缓刑考验期限的时间之内,更不能将先行羁押的期间折抵缓刑考验的时间。 2、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罪犯参加劳动,应同工同酬。如果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应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3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253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