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及其家属首先可以选择与该医疗机构协商解决问题,并同时要求复印封存病历等相关的材料,若双方协商成功的,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 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 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行政解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 3、第三种途径就是司法裁决。但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与非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是不尽相同的,前者需适用医疗事故条例进行裁决,而后者则依照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予以裁判。
1、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门申请处理医疗事故纠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2、卫生行政部门收到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应当对参与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组织调查,听取医疗事故纠纷双方的意见。3、经审核,卫生行政部门对符合本条例要求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作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理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的依据;经审核,发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符合本条例要求的,应当要求重新鉴定。4、医疗事故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有协议。5、医疗事故纠纷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有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1、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人已浏览
584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