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般认为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那就没有劳动关系,不能算工伤,只能按照劳务纠纷处理。但最高人民法院也作出过公开答复,可以按照工伤算。 根...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是没有经济补偿的。法律规定只有以下情形之一解除劳动合同才会有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关系不一定会结束。《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劳动合同终止。但是,根据劳动法的法律,这条规定,一方面给予劳动者主张权利到年龄退休享受退休福利的依据,另一方面给予使用者人事自主权,防止年龄退休者占有不退休的依据。由此可见,该规定使用者和劳动者兼具权利和义务。如果使用者自愿履行义务,放弃要求工人按年龄退休的权利,工人也不主张退休权利,法律应该维持双方的劳动合同效力。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说明(3)》第7条《使用者及其招聘人员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发生雇佣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劳务关系处理》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年龄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使用者必须明确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否则,视为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应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合法。劳动者缴费不足15年,需要个人补足缴费至15年。其中,在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一次性补足15年,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在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实施之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一次性补足5年,补足5年后达到15年的,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没有达到15年的,可以继续按年缴费至满15年时,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国务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达到退休年龄,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4人已浏览
907人已浏览
1,557人已浏览
5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