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经司法机关调查不实,将不会立案或立案后撤案。如给你造成了损失包括精神或财产上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对方要求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若对方捏...
根据你目前的描述属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交通事故造成的精神损失费需要看你的伤残等级才能确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诬告陷害,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不足以构成犯罪,属于违法治安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二)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证人及其近亲属报复;(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刑法》规定,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并非故意诬陷,而是错告,或检举不准确,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1、当自然人的身体、生命或人格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精神损失费赔偿没有特别具体的数额标准,但是要依据以下原则: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 3、严重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一般性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
他人造谣污蔑可以告他诬告陷害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如果诬告陷害行为导致他人被错判死刑的,应以诬告陷害罪与故意杀人罪(间接正犯)的想象竞合犯论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人已浏览
612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