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遗弃罪的犯罪客观要件如下: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
刑法遗弃情节恶劣的认定:遗弃情节恶劣是指被遗弃人受重伤、死亡、被迫沿街乞讨、被迫自杀、生活处于危险状态或者遗弃手段非常恶劣。遗弃罪是指有赡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对遗弃罪进行了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或者。可见,遗弃行为并不一定构成遗弃罪,只有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才构成该罪。同时,遗弃行为情节不恶劣,并不意味着不违法。《》第45条规定,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人的,应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几种恶劣情节1、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2、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3、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4、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入危难境地的;5、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等。
根据司法实践,遗弃罪的社会危害性通常表现在遗弃动机卑劣,手段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如因遗弃致被害人生活无着流离失所;在遗弃过程中又对被害人施以打骂,虐待;遗弃罪情节恶劣指遗弃行为屡教不改;由于遗弃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自杀等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保证家庭的安定,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性质恶劣的遗弃行为使受害者身心遭受莫大的痛苦,造成家庭动荡,继而引发社会问题,给社会增加额外的负担,同时玷污了社会文明,应受到刑法的制裁。 遗弃罪中的情节恶劣是指当事人的遗弃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因遗弃行为导致被遗弃人死亡或对被害人施虐等情况。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扶助,如果因为老人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或配偶残疾等情况将其遗弃,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在道德层面,遗弃行为也应受到严厉的遣责。
从刑法的规定来看,达到遗弃罪需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情形。遗弃行为情节恶劣表现于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等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36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498人已浏览
5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