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起诉离婚一方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2、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3、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
诉讼离婚流程 1.写民事诉状,第一部分写明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第二部分写诉讼请求a.请求离婚;b.小孩的抚养问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准备好民事起诉状,有委托律师的,可有律师代写,没有委托律师的,需要自己书写并在末尾出手写签名,主要包括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诉讼请求(请求离婚、小孩的抚养问题、财产依法分割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事实与理由(把何时结婚、何时生小孩,因为什么原因离婚等情况写明)。 2、到住所地所在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起诉,在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递交民事诉状2份、结婚证、夫妻两人的身份证(至少带上自己的)、小孩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如果有财产需要法院分割,还要带上财产相关证据,如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等。证据需要交2套复印件(法院案卷中一份,发给对方一份)。 3、立案庭审查后,缴纳诉讼费、单纯离婚不涉及财产问题的,50元一件,如果涉及财产问题,需要根据诉讼费收费标准缴纳。将缴费票据与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回家等法院传票,通知开庭的时间。 4、法院给你的案子排期开庭,并将诉状副本、证据及其他材料送达给被告,送达被告后,也会给对方提供传票以及举证通知书等的法律文书。 5、如果对方也同意离婚,法院可能约你们双方去调解(我国民事案件中,调解是必经程序,开庭前不组织你们调解,开庭时也会问你们愿不愿意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则发《民事调解书》,调解分两种,可能调解离婚,也可能做通你们的工作,不离婚,结案;如果调解不成则开庭,开庭时还无法调解的,就会判决,最终发《民事判决书》。 6、判决可能判决离婚,也可能判不离,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起诉离婚的,被告不同意离婚,法院会判决不予准许离婚。但仍想离婚的可在在判决生效6个月后再次起诉离婚。
原告(要求离婚的一方)起诉阶段: 1、咨询、聘请律师,或者自己查询法律;起草起诉状、财产保全申请书、证人出庭申请书等法律文书 2、原告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书、副本、财产保全申请书、证人出庭申请书等法律文书及结婚证等相关的证据; 3、法院对原告提交的起诉状等及相关的证据进行审查,在七日内立案受理,不受理的告诉不予受理的理由; 4、原告应在法院确定的举证期限内举证。 被告答辩举证: 1、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及证据材料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告也可以不答辩; 3、被告应在法院确定的举证期限内举证。 开庭审理阶段: 离婚诉讼中原被告双方没有特殊情况下都应当到场。开庭时候,双方对提交的证据和事实进行质证辩论。一般离婚诉讼的庭审分为如下过程: 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答辩→双方举证质证→法官询问→双方相互发问→法庭辩论→法官主持调解(和好或离婚)→双方陈述最后意见→闭庭 法院判决或者调解成功的发调解书。 四、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起诉→受理→审理→(调解)或判决→(不服一审判决的在收到判决书15天内)上诉→二审→判决生效
诉讼离婚的过程:1、去法院立案、缴纳诉讼费;2、领取开庭传票,等候开庭;3、开庭审理;4、领取判决。诉讼离婚需要准备基本的资料:1、起诉状;2、双方的身份资料;3、结婚证;4、小孩出生医学证明或户口本;诉讼离婚的时间: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从案件受理之日起3个月内会出结果。如有其他疑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260人已浏览
6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