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他们之间的关系简单概括:1、行政法主体中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3、行政法...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具体而言,包括依法成立的组织。该组织是由有权机关依法批准成立,包括行政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具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两者是有区别的。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一般是指国家。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因实施国家行政权而发生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行政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般既包括国家,也包括行政相对人(就是说自然人,或者一些与有法律关系的单位)。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但在以下几种情形下,申请行政复议期间可以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1.被申请人或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裁定停止执行某具体行政行为的。 3.法律规定可以停止执行的。 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对治安管理处罚提出申诉或者提起诉讼的,在申诉和诉讼期间原裁决继续执行。被裁决拘留的人或者他的家属能够找到担保人或者按照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在申请和诉讼期间,原裁决(定)暂缓执行。裁决被撤销或者开始执行时,依照规定退还保证金。”根据这一规定,只要被裁决的人提供了担保,公安部门就不能在终局裁决或者判决前对被裁决人实行拘留。
1、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来讲可以分成这三种:物、智力成果、行为。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行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是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但是注意一点,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纳税、不纳税等)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范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政关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36人已浏览
351人已浏览
3,404人已浏览
4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