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单位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2、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单位发觉,但...
投案自首的减刑标准为: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能够减少基准刑的40%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的处理(摘自“”第三节“自首与立功”)第六十七条: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它罪行的以自首论。 (3)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1、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减刑的标准依据是根据不同的处罚和减刑的原因来决定的。如果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减刑的幅度会相对较高。而根据中国人民法院依照本法条第五十条第二条款规定限定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通常是不能低于二十五年的。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人,通常是不能低于二十年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八条: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三)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四)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1、减刑的限度的规定如下: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处无期徒刑的,不少于十三年;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少于二十年。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九条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