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6个月拘役。我国的相关法律将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所谓饮酒驾...
受理案件后,经初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立即予以立案。法律对公安的初查时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责任的判决取决于具体的刑事罪名。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决定刑罚时,应当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是指司法机关对无犯罪事实或不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的处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情节显着轻微,危害少,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超过追究时效期限的,通过赦免刑罚的,通知处理的犯罪,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除追究刑事责任。符合上述情况之一的,收到的不立案,立案的应撤销,调查结束的不起诉的转移法院起诉的,或者结束事件的审判手续,或者宣布无罪。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在《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了五类具体情形和一类条件情形;同时,在《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未满14岁的人和精神病人两类情形。因此,不追究刑事就是不处以任何刑罚的意思,与判刑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一般的刑事案件从刑事拘留到法院判决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如果流窜作案、团伙犯罪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