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处罚公平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行政处罚中必须依法裁判,公平地处罚违法行为人。既不能同等情况给予不同处罚,也不能不同情况给予相同处罚。 适应违法行...
1、处罚法定原则 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主要内容是: (1)处罚依据是法定的; (2)实施处罚的主体是法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予行政处罚是指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以下四种情形应不予行政处罚: 1、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 4、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或者配合行政单位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虽然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此外,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如下八种: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6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