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犯罪分子实施诈骗,受害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如公安机关拒绝受理,受害人可向检察机关申请立案监督。要求检察院责令公安机关立案。最新的刑事诉讼法...
可以搜集被欺诈的证据,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撤销合同。 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欺诈属于公诉案件,达到法定犯罪数额,需要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的,需要由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符合备案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受害人也有救济办法:第一,控告人申请复议。《刑事诉讼法》第十一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审查报告、控告、举报、自首材料,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无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明显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并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不接受的,可以申请复议。二、可以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并通过检察机关要求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刑事诉讼法》第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不能立案的,人民检察机关不得通知公安机关。
诈骗已经立案侦办,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由法院最后判决确定。至于民事诉讼,应当由刑事案件审结后,才可以进行审理。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合同诈骗犯罪归经侦部门管辖,根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1、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2、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3、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4、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1,728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3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