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犯罪的客观证据要求有哪些?

2021-05-07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的表现,具体说明某种犯罪是通过什么样的行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犯罪客体进行了侵犯,以及这种侵犯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的事实特征。在客观方面,抢劫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犯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抢劫犯罪的客观方面应具备的证据及证据要求:(一)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应涉及预谋中及在具体实施犯罪过程中使用何种方法进行抢劫、如何排除被害人反抗、各自使用何种作案工具、伤害他人身体的部位、造成的后果、以暴力相威胁的内容,如是抢夺犯罪,要讯问有无随身携带凶器;各犯罪嫌疑人的体貌、衣着特征。(二)被害人、现场目击证人及知情证人的证言,如被害人亲属、路遇的熟人、发现被害人并报案的证人等用以证明:1、上述犯罪嫌疑人供述、辩解中涉及的内容;2、在案发时间内被害人携带的财物种类、特征、价值,以及发现被害人并报案的证人证言;3、被害人告知证人有关案情的内容。(三)案发现场或从犯罪嫌疑人住所、身上或指认处提取的物证及相应的搜查笔录、辨认笔录,如所抢劫的财物、随身携带的凶器等作案工具、血衣、麻醉药及下了药的饮料等。(四)物证及其附着物的检验、鉴定结论,如血型鉴定、指纹鉴定、DNA鉴定、药物鉴定。(五)作案工具等物证来源的相关证据;1、制造、提供刀具、枪支、麻醉药物、手套等物的证人或同案犯的言词证据;2、上述证人或同案犯与本案犯罪嫌疑人的相互辨认笔录;3、从来源处提取的同类物及物证所作的同一鉴定。(六)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包括抢劫现场、犯罪工具准备、丢弃的现场、提取物证现场。(七)尸检报告、伤情检验,证明被害人的伤害部位、伤口特征与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人证言所证明的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的行为及所使用的凶器能否对应。(八)医院病历资料如X光片、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用以证明尸检报告、伤情检验结论的科学性。(九)主治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证言及检察机关对尸检报告、伤情鉴定所作文证审查。以证明暴力行为与死亡、伤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需查明抢救及时与否、措施是否得当、死亡或重伤后果与抢救不及时是否有直接关系。(十)书证。如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到达案发地点的车、船、飞机票、旅社住宿登记及相应的证据,如住宿登记的笔迹鉴定,旅社服务员的证言及对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辨认笔录。通过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证明:(一)使用了暴力或以杀害、伤害他人的暴力方法相威胁;(二)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指向的直接对象是被害人本身,而非直接指向被害人的财物;(三)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和当场取得财物。关于抢劫犯罪客观方面加重犯罪情节应具备的证据及其证明要求:(一)入户抢劫构成抢劫犯罪该项情节应具备的证据及要求。1、犯罪嫌疑人供述或辩解、被害人陈述。证明被侵入的场所具有“户”的特征;2、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应确定以下内容:(1)现场被侵入或破坏的痕迹,如破坏的门、窗、锁、家具、家电等;(2)犯罪嫌疑人遗落在现场的物证、痕迹;(3)现场应有证明被害人在此生活起居的用品如床、被褥、洗漱用品、家电、衣物、炊具等。3、现场提取的以上物证及其辨认笔录;4、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痕迹鉴定,如脚印、指纹;5、邻居或亲友的证人证言,证明被害人在此生活起居等情况。以上证据的证明要求以达到相应司法解释要求为准。(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构成抢劫犯罪该项情节应具备以下证据:1、交通主管部门核准交通工具从事公共交通的有效批文、证件,如准营证、路线牌等;2、该交通工具出厂时的原始资料或复印件,生产厂家出具的证明,证明核准载客量;3、出售给乘客的车票、附加人身保险等各种票证;4、临时从事公共交通运输的,应有出租、出借双方的证人证言,书面出借、出租合同;5、犯罪嫌疑人作案时遗留在交通工具上的物证痕迹,如刀具、枪支、弹头及相关的提取笔录和辨认笔录、检验结论;6、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用以确定在交通工具上作案的痕迹;7、司机、乘务人员和乘客及其他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通过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证明:系在正在进行公共交通运输的交通工具上,针对该公共交通工具上不特定的对象进行的抢劫。该交通工具上是一人还是多人,抢劫的是一人还是多人,不影响该项情节的认定,但抢劫的对象应是不特定的。在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上述证据过程中,应当注意:犯罪嫌疑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如针对的是某一特定对象,如一直跟踪上车的银行提款人,与其有仇而蓄意报复的人等,而非针对交通工具上不特定对象则不应认定为该项情节。因此还应注意提取以下证据:1、在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中要查明以下内容:(1)抢劫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有无此方面内容的对话。(2)抢劫行为针对的对象、目标是否明确而惟一。(3)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对跟踪路线特征的描述。2、书证:如银行取款的凭证。(三)持枪抢劫构成抢劫犯罪该项情节应具备的证据:1、犯罪嫌疑人供述枪弹来源,所持枪支的枪号、制式、特征,枪支作案前、中、后使用情况及造成的后果;2、被害人陈述枪支伤害的过程;3、搜查笔录、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提取笔录;4、物证。包括枪支、弹药等;5、痕迹检验,包括同一案件中枪支与子弹、弹头、弹壳的同一鉴定,不同案件中枪支与枪支、枪支与子弹、弹头、弹壳的同一鉴定;6、枪支杀伤力鉴定;7、被害人伤情检验、尸检报告,证明致伤、致死原因;8、证人证言、包括作案前、中、后该枪的使用情况如有无用于打靶、保养情况、部件完好情况等;9、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枪支提供者等证人对枪支的辨认笔录。通过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证明:犯罪嫌疑人用于抢劫的枪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即必须具有杀伤力。在收集、审查、判断和适用上述证据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该情节的认定,在上述证据的基础上应区别三种不同情况,确定三种不同的证据要求。1、案发后提取枪支,必须作杀伤力鉴定;2、案发后未能提取枪支,无法作杀伤力鉴定,但在作案时使用了枪支的,可从被害人的伤情、车辆或其他物体弹洞、弹壳的鉴定等加以印证;3、案发后未能提取枪支作杀伤力鉴定,同时,作案时枪支未曾使用,杀伤力的问题必须通过间接证据锁定,如作案前后枪支的使用、保养情况、部件的完好情况,如通过此方法不能确认杀伤力,则不能认定为持枪抢劫的加重情节。(四)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构成抢劫犯罪该项情节应具备的证据:1、书证,即中国人民银行规范文件及核发的营业执照。证明被害单位具有相应身份,符合客体的对象特征;2、被害单位财产损失的清单,案发当日入库单、库存现金财务的凭证;3、该金融机构营业人员、被害人证言,证明犯罪嫌疑人所抢劫的对象应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允许从事金融业务范围内的公有财产。(五)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的构成抢劫犯罪该项情节应具备的证据:1、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证言、其他证人证言应重点讯(询)问上一次抢劫与下一次抢劫的时间,两者之间是否具有一个较明显的截至开始阶段,注意划清与连续犯罪的区别。如出于一个故意,在同一天晚上同一地点连续抢劫多辆过路汽车,应视为一次犯罪;2、公安机关接到报案记录、相应的通话单;3、其他证明抢劫犯罪数额达到巨大标准的证据。(六)抢劫致人重伤、死亡构成抢劫犯罪该项情节应具备的证据要求在前已作阐述。(七)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构成抢劫犯罪该项情节应具备的证据要求:1、言词证据,如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其他证人证言应涉及以下内容:(1)犯罪嫌疑人抢劫中有无穿着军警制服;(2)有无出示军警证件:(3)有无使用军警车辆及其他军警器材;(4)抢劫中有无表明自己的身份。2、书证、物证,如假证件、制服、车辆及其牌照。3、其他证据:部队、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身份真伪的证明材料。(八)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构成抢劫犯罪该项加重情节应具备的证据要求:1、上述物资保管部门、运输部门、接收部门出具的该物资用途的证明材料;2、物证,如收缴的赃物;3、书证、货物发运单、赃物上的用途标志等。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