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法律规定,信用卡透支数额1万元以上,经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即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法院关于信用卡...
《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1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你属于第四种情况。恶意透支是信用卡业务中的主要风险形式,属于信用卡诈骗的一部分。
使用信用卡已成为普遍的消费方式,一些持卡人在对信用卡的认识和使用上存在误区,并不清楚怎样正确、安全地使用信用卡,或对逾期不还钱等做法抱有侥幸心理,不仅对个人借贷、信用评价产生负面印象,甚至无心中触碰到法律的底线,付出沉重的代价。我国刑法限定恶意透支隶属信用卡诈骗罪的情形之一,但并非使用信用卡逾期不还钱不愿意定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恶意透支达到肯定数额,就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而且刑法意义上的信用卡比平常人们对信用卡的理解更宽泛,不仅包括有透支功效的信用卡,还包括无透支功效的借记卡。持卡人以违法占有为目的,超出限定限额或者限定时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出3个月仍不返还的,能够认定为恶意透支。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就能够构成信用卡诈骗犯罪。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持卡人拒不返还的数额或者尚未返还的数额,并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花费。因此,使用信用卡时要注意,不要触碰法律的底线。相关知识:我国刑法第196条限定了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几种情形: (一)使用虚构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不是所有的欠款都要坐牢的,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恶意透支信用卡一万元以上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招商银行信用卡,若在到期还款日前未及时归还账单最低还款,会收取滞纳金和利息,且会影响个人信用。滞纳金收取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最低收取B10元或D1元,直至全部还清止。逃避追查,逾期后更换联系方式、住址等,在信用卡领用合约里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发生动时需要7日内到银行进行报备。扩展资料:判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金超过5000元。本金5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18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563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