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立案后法院程序如下: 1、立案; 2、庭前调解; 3、庭审(开庭、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最后陈述、休庭); 4、领取判决; 5、申请执行。 按规定,起诉的审查工作通常由法院的立案庭进行。 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诉后,应及时依法进行审查。
1、确定诉讼管辖的法院 法院是否有管辖权,主要是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两种方式确定,合同双方在合同签订时可能会对诉讼纠纷可能管辖的法院作出选择,双方经过协商约定好管辖的法院。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管辖法院的,按照法定管辖来觉得,一般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及合同履行地等管辖法院,不同类型的合同,其管辖法院也有所不同,具体需要看法律规定。 2、书写起诉状,整理好相关的诉讼材料 到法院起诉,需要有起诉状,原被告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有诉讼代理人的,还需要代理人的身份信息,现有证据包括合同及合同履行的相关材料,要求是原件。如果某些材料不是原件,应让律师审查是否会影响诉讼结果。 3、法庭辩论质证 立案介绍后法院发送传票,确定开庭时间,也会对原被告双方的证据材料进行交换,对于证据的真伪及证明力大小等各方面在法庭进行辩论,有新证据的,也可提交。 4、判决生效阶段 法庭辩论之后,法院经过调查分析,认定案件事实经过,作出合法合理的判决,对于判决结果有异议的,可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法院进行判决。 合同诉讼纠纷的流程主要包括选择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书写起诉状进行立案,开庭时可在法庭辩论,发表质证意见,最后对于判决结果有异议的,可上诉,申请再审。
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协商解决不了,起诉至,需要如何准备?一般流程如下: 1、任何事情都要防范于未然,从协商开始,就要注意收集、保存证据,缺乏书面证据的,要通过录音录像来补充,必要时,可以通过公证来做证据保全。 2、决定起诉后,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先确定管辖地,然后起草,诉讼请求要明确具体、事实与理由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陈述简要明了且充分,对方的送达地址务必正确,以免法院送达不了,可能要通过公告送达,导致诉讼流程拖长。 3、制作证据目录:整理各项证据材料,包括合同及证明对方违约事实的证据等。各项材料准备好以后,到管辖地法院立案厅立案就行了。 4、立案后法院程序如下:立案-庭前调解-缴费-等待开庭-庭审(开庭、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最后陈述、休庭)-领取判决。一审程序法院规定是六个月,二审是三个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616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