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民事权利包含以下含义: 1、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2、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简单的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可能性,尚未给民事主体带来实际利益。民事权利只有在民事主体参与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后才能实际享有。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仅指民事主体在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中实际获得利益的可能性。3、法律规定了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没有直接关系。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际参加民事活动时取得的,直接反映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4、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人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民事主体不能转让或放弃,他人也无权限制或剥夺这种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不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民事主体不仅可以依法转让或者放弃某项民事权利,还可以依法行使或者剥夺其原有的民事权利。
民法规定的民事权利:1。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财产的权利。2、债权:债权是当事人之间根据合同或法律规定产生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关系。3、人身权: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与其生命和身份的延续密不可分,没有直接财产内容。4、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者和工商生产经营标志的所有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5、财产继承权: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承担死者个人遗留的合法财产的权利。
不能划分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不能划分,是统一的权利,是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不是实际权利,不能划分。【辟谣】胎儿一直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吗?真相:不是。分析:涉及遗产继承.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但胎儿在分娩时是死体,其民事权利能力始终不存在。【提醒】谁有民事权利能力?1、自然人应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其中胎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具备民事权利能力。2、法人也有民事权利能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4人已浏览
567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2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