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2、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3、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
1、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2、犯意的种类不同。3、承载犯意的最终主体不同。4、犯罪动机不同。5、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单位成员并非都有犯罪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2、犯意的种类不同。3、承载犯意的最终主体不同。4、犯罪动机不同。5、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单位成员并非都有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六)单位组织与共同犯罪中组织不同(七)法律规定的模式不同。
1、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区别有:前者犯意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后者犯意可以是在实施犯罪以前,也可以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前者单位成员并非都有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后者参加人都有犯罪意图和相应的犯罪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犯罪,必须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实施。 3、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条文明确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单位犯罪应注意如下问题: 1、单位的性质不影响单位犯罪的成立。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的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2、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况。具备下列行为之一的,均不视为单位犯罪,而只能以自然人犯罪处罚: (1)个人为进行违法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2)公司、企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3)盗用、借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所得或私分的。 我国对单位犯罪原则上采取双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共同犯罪时至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3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6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