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现在死刑犯的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缓刑在监狱执行,死缓执行期满的处理有以下规定:《刑法》第五十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第50条的规定,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期间或者期满之后,有以下四种处理方法: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3、如果属于故意犯罪,情节严重,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4、如果是以及、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的,可限制减刑。我国刑法规定的这种对判处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的,是一种司法机关的职权行为,即由相关的司法机关对死缓犯在二年执行期内的表现予以考察,决定是否减刑,而无须死缓犯本人提出减刑的申请。事实上,绝大多数被判处死缓的罪犯都会获得减刑的宽宥待遇,只有极少数在死缓执行期间又故意犯罪的死缓犯被执行了死刑。
人民法院向罪犯送达核准死刑的裁判文书后: 1、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并提供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原审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的近亲属。 2、执行死刑前,罪犯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前及时安排会见。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后,近亲属及时提出申请;当然,如果最高人民法院未核准死刑,还要看进一步的处理。
1、死刑可在刑场或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刑场不得设在繁华地区、交通要道和旅游景点附近。死刑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对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武装警察执行。执行死刑时的警戒事宜,由公安机关负责。 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在指定的刑场或者羁押场所内执行。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事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所谓“刑场”是指传统意义上由执行机关设置的执行死刑的场所,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机关为做出该判决的人民法院。刑场不得设在繁华地区、交通要道和旅游区附近。 3、所谓“指定的羁押场所”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监狱或者看守所。执行死刑应严格控制刑场,除依法执行死刑的司法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任何人不准进入刑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4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2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