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二条【虚假广告罪】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处罚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负责人按照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商品的特征是指商品的用途、功能以及其它特性。欺诈广告经常把商品的特征大加美化,夸大商品的效能,经过美化的商品也容易受到消费者的信赖。 2、商品的原料决定商品的功能,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首先需要了解原料是什么,各种原料的比例。如是同一种原料构成的,看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等等。虚假广告采用的手法多种多样,比如,商品由两种原料混合而成,广告便以天然原料来招来顾客,有时原料明明是人造的,而广告却故意加上一个美名来掩盖低档原料。 3、商品的来源作为广告内容之一,主要是从地理上表示商品(或服务)的出处,它对于驰名商品尤其重要,按照广告表示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产地广告和间接产地广告。凡是以明确表示一个特定地理概念的广告称之为直接产地广告。如果广告里没有明确表示一个特定的地理概念,但在交易中,消费者通过其他特征,仍然可以知道有关商品的产地,这种广告即称为间接产地广告。直接产地广告和间接产地广告都关系到商品的声誉,所以不正当竞争者常常拿假冒优质商品产地做广告诈欺消费者,有些劣质商品虽没有假冒他人的商标而不受商标法的禁止,但却假冒名牌商品的产地来迷惑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反不正当竞争法来禁止这种欺诈行为。由此可知,反不正当竞争法能够起到的作用有时商标法是无法代替的。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立案追诉:(1)违法收入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2)对个人消费者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或者对多个消费者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累计在20万元以上的;(3)以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使很多人上当,违法收入金额在3万元以上的;(4)虽然没有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在2年内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对6人造成严重损害的广告(4)。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人已浏览
463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