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脱逃罪不属于即成犯,因为逃脱,所以他实际上属于一种行为犯,也就是当存在着这样的一种逃脱的行为状态的时候,就已经构成这个犯罪了,并不需要存在相...
聚众斗殴罪只处罚主犯和积极参加者,其他参加者不会追究刑事责任,所以A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首先要看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对其行为性质的认定,如果被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即一是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决犯;二是已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劳改机关服刑的已决犯。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人脱逃的目的是逃避羁押与刑罚的处罚。如果没有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的目的,则不构成犯罪。
我国刑法对逃犯的量刑规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罪的对象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拘留、逮捕、拘留、监督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律条件和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犯罪的法律强制措施,是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值得一提的是,被逮捕的罪犯在被押送至人民法院应诉受审的途中脱身逃跑的,被判刑的罪犯在被押解至劳改机关关押的途中,跳车、越船脱逃的均是脱逃行为。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脱逃,都不影响脱逃罪的成立。但是,如果脱逃中犯有重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的,应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1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