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因公徇私枉法不构成犯罪,司法工作人员如果不是出于徇私、徇情动机,造成错押、错捕当事人的,一般不构成犯罪。 2、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明知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应当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法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刑法规定,犯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文名 徇私枉法罪 外文名 Thecrimeoffavoritism 解释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 学科 法律学 犯罪主体 司法工作人员 概念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
不一定,根据情况,如果受托人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参与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的行为,可以认定为徇私枉法罪的共同犯罪行为人。《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明知是无罪人而被追诉,因明知是有罪人而故意包庇,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反事实和法律作枉法判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判决构成行政违法判决罪的要素: 1、主要要素: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仅限于司法人员。 2、主观要素:本罪必须是故意的。 3、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 4、客观要求:故意违反事实和法律,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作出严重情节。 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二款、第四款规定,故意违反事实、法律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种行为,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的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3人已浏览
1,003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