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1年半以上方可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当间隔1年以上。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次减2年至3...
1、根据《刑法》规定,减刑,不能超过原判决刑期的一半,也就是最多可以减七年。2、监狱里的减刑积分,是以现实的表现打分的,有一分减一天。3、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基本七年以上。刑事案件每个细节都可能导致判决的方向与具体量刑,其中不仅包括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还包括危害后果、具体情节等等。通过简短的咨询、答复并不能给予帮助,只有律师看到卷宗,了解案件全貌,才能制定全面的辩护方案,因此建议委托律师。
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而“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的”被认定为“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应当减刑。 减刑的限度为: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 实践中,如果能认罪服法,积极改造,正常减刑在三年半左右。
1、判无期徒刑一般具体年限是不确定的,根据犯罪分子的寿命和减刑情况,会有变化,但不得低于十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明确规定,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六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八十条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60人已浏览
236人已浏览
803人已浏览
7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