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离婚时,可以直接向对方提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婚姻一方因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因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
离婚可以有精神补偿。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精神利益损害的赔偿和精神痛苦的赔偿。配偶精神利益损害主要指由精神利益受损所引起的直接财产损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侵权情况。根据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过错程度和具体情节来确定赔偿数额。若侵权人的主观动机具有故意或恶意,侵权行为的手段、方式、场合、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不同,则应有不同的赔偿数额。同时,若受害人因对方的侵权行为,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较重,离婚后的社会评价降低,再婚比较困难及无生活来源的,则赔偿数额应适当提高。 2、侵权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及管辖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根据案件所在地的生活水平,若侵权人的经济能力明显无法承受权利人的主张的,则赔偿数额应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减少,而对于诸如社会知名人士、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对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事人,则其赔偿的数额应相应提高。这样才能达到抚慰受害人及惩治过错方的目的,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3、结婚时间。结婚时间的长短影响到受害人对配偶或家庭的付出程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配偶双方都会对另一方和家庭进行感情和经济上的投入,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因此,结婚时间的长短对离婚当事人受到的损害是明显不同的。现实生活中,夫妻一方特别是女方,承担了大量或全部的家务劳动,把全部精力和青春都奉献给了配偶和家庭。因此,在其遭受损害时,理应得到较高的赔偿。
提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为: 1、双方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合法夫妻身份是指男女双方经结婚登记已取得结婚证; 2、双方已进入离婚诉讼程序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前提是离婚诉讼; 3、夫妻一方因特定的过错而导致离婚在通常情况下,离婚的发生有其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而且夫妻双方往往都有主、次不等的责任。根据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能够赔付精神损失费的情况:当自然人的身体、生命或人格权利受到违法侵害时,能够依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失费赔偿无特别具体的数额准则,但是要依据以下原则:如:侵权人的犯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做法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做法所导致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受职责的经济本领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严重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通常性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21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职责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限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犯错程度,法律另有限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做法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做法所导致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受职责的经济本领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丧命赔偿金等有明确限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人已浏览
89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6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