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有时候明明对方构成犯罪,却没有足够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能受到制裁吗?这种情况下,公安会怎么处理?被告会直接释放吗?证据是证明(案件)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刑事案件中,法院将认定证据不足,无罪释放;在民事案件中,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原则是证据不足作出无罪判决的法律依据。根据《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无罪推定是指:所有被刑事起诉人,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应当视为无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是无罪推定原则对疑罪从无处罚方法的体现。与无罪推定直接相关的是证明责任。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原则,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的责任,证明责任由起诉人承担。如果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楚,被告人是否有罪处于无法证实的悬疑状态,法院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无罪判决。因此,证据不足的适用标准也涉及刑事诉讼案件的证明标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一)项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总计起来计算拘留最长就是37天,超过三十七天是肯定不能拘留的,如果37天证据仍然不足,一般会改变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氏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祝”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以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得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延长至30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刑事拘留证据不足,公安机关必须补充侦查证据,否则将释放嫌疑人。同理,证据不足不能判刑。有什么证据可以逮捕?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不仅是适用逮捕的首要条件,也是逮捕的证明要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体事实的要求,即犯罪事实;第二,对证据的要求,即有证据证明。这两个方面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逮捕的证明要求。1、关于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是指:(1)犯罪行为;(2)有明确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2、有证据证明。犯罪行为和有明确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必须根据现有证据依法认定的,这是逮捕证明要求中的证据证明。证据证明包括对证据质量和数量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两个含义:(1)证据必须是真实的。这是对证据质量的要求,即审查逮捕中适用的证据必须经过核实。(2)证据可以相互印证。这反映了对证据数量的要求。这个数量的要求不是机械的、具体的,应该根据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来掌握。证据可以相互印证,排除孤证的可能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5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305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