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人事关系存续期间因...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工资纠纷的上诉期为一年。劳动关系存在的,劳动工资纠纷的仲裁期限不受一年仲裁期限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1、对于个人要求赔偿的情况,必须是个人的身体某个地方或多个地方被外力压迫从而受到了伤害; 2、没有发布对外声明和允许的情况下就擅自出售伪劣产品,产品质量不过关引起投诉; 3、对于租赁房屋的情形,承租人不按时交纳房租或者是根本不交房屋租金的情况发生; 4、如果把自己的重要的财物寄存到某地某处,后来出现了财物被丢失或者被损毁的情形。 5、以上四种情况,在发生了劳动争议纠纷之后,诉讼时效的规定就是在一年内有效。超过一年将不再受保护。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少?《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诉讼时效,《劳动纠纷调停仲裁法》有规定仲裁时效。具体来说,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定金规定的仲裁时效,由于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向相关部门索要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重新计算。3、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原因,当事人无法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内申请仲裁时,仲裁时效中止。终止时效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继续计算。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项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限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结束的,必须从劳动关系结束之日起一年内提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1人已浏览
340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6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