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侵害人或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求民事赔偿,赔偿标准一般是以实际损失(包括...
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事实才能确定,例如,此处属于个体工商户(不具有法人资格)对外签订合同被他人合同诈骗,无意中贩卖假货,产生危害(例如致人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别人打钱出现失误或错误,而打到自己卡里,该款项应当返还给对方,不能私自花掉。对方有权要求返还款项,如果不返还,则涉嫌“不当得利”,对方有权提起民事诉讼。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判刑,判决书直接给犯人自己,不发给单位。《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1、被诈骗财物后,无论是否能够顺利追回被骗财物,都应当第一时间报警,维护合法权益。受害人应尽量向警方多提供案件相关的线索,以促进其侦破案件,以利于被骗财物顺利追回 2、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至1万以上的,依据刑法266条追究刑事责任。 3、诈骗公私财物依法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标准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追究行政违法责任。 4、警方侦破案件并抓获诈骗违法或犯罪嫌疑人后,并认定其诈骗受害人事实后,会将涉案赃款依法返还受害人。如果赃款已经被受害人挥霍殆尽,那么受害人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依法退赔。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1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619人已浏览
3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