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签订合同一般只要合同成立就算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生效,附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所谓合同的生效,是指使已经成立的合同发生完全的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律条件。“依法成立”是合同的有效条件,也即有效合同必须是已经成立的合同,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所谓合同的生效,是指使已经成立的合同发生完全的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律条件。“依法成立”是合同的有效条件,也即有效合同必须是已经成立的合同,而且其主体和内容都合乎法律的规定。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还应当包括下面几点: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生效的重要构成要件。因为合同本质上乃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合意,此种合意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律可以产生法律约束力;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产生此种拘束力,则取决于此种意思表示是否同行为人的真实意思相符合,也就是说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从法律上看,合同之所以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合同不违反法律,主要是指合同的内容合法 4.有些合同,还必须具备特殊要件方能生效。这些合同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另一种是有些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只要没有违背法律相关的内容,且利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便有法律效力,且受法律保护。 民间借贷的利率是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的,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过的部分不予保护。同时还规定,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否则,如果利率超出了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这个限度,超过的部分同样不予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解释明确:“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结合《电子签名法》与《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的相关规定,有效的电子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数据电文原件,能够可靠地保持内容完整、防篡改,满足法律规定的原件形式及文件保存要求; 2、电子签名,能够标识签署人、签署时间,防篡改,满足法律规定的有效电子签名要求; 3、身份经过第三方有效认证,满足法律规定的认证要求; 但是,由于普通个人或企业用户实现上述条件过程繁琐且成本高,与电子化签署提速降本的初衷相悖,因此,普通用户只需选择可靠的第三方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即可签署有效的电子合同。这也符合 商务部在《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的规定:“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提供商)的电子合同订立系统中订立电子合同,才能保证其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64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2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