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被拘留人需要打电话的,应当向民警提出申请,经批准后,使用拘留所内固定电话进行通话,通话费用原则上自理。被拘留人打电话应当遵守拘留所的管理规定...
《《拘留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被拘留人应当对被拘留人的人身和物品进行检查。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和现金,由拘留所登记统一保管。检查发现的违禁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意见】 刑事拘留不一定会判刑,但判刑的可能性非常大。 1.首先,任何公民未经人民法院判决都不得认定为有罪。 2.刑事拘留只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措施。 3.是否涉嫌触犯刑法,先由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撤销案件,认为构成犯罪的,则向对口的检查院移交案件。建议提起公诉,再由检察机关审查案件。认为不构成犯罪的,退回侦查机关,此时就将解除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认为构成犯罪的,则向对口的法院提起公诉,由法院判决是否构成犯罪,侦查期限一般为两个月。
被拘留人需要打电话的,应当向民警提出申请,经批准后,使用拘留所内固定电话进行通话,通话费用原则上自理。被拘留人打电话应当遵守拘留所的管理规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个专业的法律术语,那么什么是缓刑呢?缓刑后什么时候放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了解一下缓刑的相关法律法规。所谓缓刑,其实不是一种刑罚。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的被告人。对于上述被告人,如果同时满足轻微犯罪情节、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这四个条件可以宣告缓刑。那么缓刑后什么时候可以放人呢?这涉及到缓刑考验期的规定。在宣布缓刑时,通常会明确缓刑考验期。那缓刑考验期是什么呢?事实上,它只是一个法律规定的时期,是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定时期。《刑法》明确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在缓刑考验期内依法实施社区矫正。如果本法第七十七条没有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予执行,并公开宣告。而且缓刑不能离开原判刑罚独立存在,所以缓刑的结束时间就是考验期的结束时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9人已浏览
3,422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9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