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这个问题并不简单,隐藏其后的即是工资与劳动报酬的概念问题。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获得的各种报酬的总和,包括货币工资、实物报酬...
劳动合同的内容中需要包括社会保险条款。 《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目前法律规定,男不满60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可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从实际登记参保之日起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不得向前补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经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可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后,按规定可享受相关待遇。已超过50周岁的女无业人员、超过50周岁的男无业人员,由于国家还没有相关的政策和文件,目前还无法参加养老保险。不过,国家正在积极研究相关政策和文件,相信这部分人员将会有机会参加养老保险。
劳务合同中的社会保险主要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种。 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职工缴纳8%;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职工缴纳2%; 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职工缴纳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职工不需缴纳费用;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职工不需缴纳费用; 具体比例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会略有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同工同酬体现着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按劳分配这个大原则,即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 我们的理解是“酬”应当指所有的劳动报酬不仅包括工资、奖金还包括其他一切劳动所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7人已浏览
599人已浏览
728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