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下列法律规定,如果存在扣罚奖金的情况,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适用本法:(一)因...
这要看是什么单位的会计,犯罪主体不同定的罪不同,可以是贪污罪或侵占集体财产罪,数额较大的可以处5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并处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隐私权的特征有: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的秘密(实际上即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所具有的有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本质属性。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首先,我国刑法没有侵犯个人隐私罪这个罪名,除了刑法202146202153条规定的情况外,侵犯个人隐私均是民事侵权行为。除非涉及下列情况: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首先,我国《刑法》没有侵犯个人隐私罪这个罪名,不能直接定罪,但是如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相关延伸】 问: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答: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有以下这些: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607人已浏览
38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