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假释的法定程序是: 一、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并复以下材料: 1、罪犯评审鉴定表; 2、罪犯奖惩表; ...
(三)时间条件 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还必须执行一部分刑罚,才能适用假释。这是因为,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的,应当报监督机关批准。 假释期间离开居住地必须经监管部门批准。居住地是指长期居住的地方,可能是户籍所在地,也可能不是。法律也明确了可以迁居,但需要批准。
犯罪分子在保外就医期间满足办理假释条件的,可以申请办理假释。 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所谓假释就是指将罪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因此被假释的罪犯必须遵守一定的条件。但被假释的罪犯对这些条件的遵守是有期限的,在这个期限内保持着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继续执行刑罚的可能性,这就是假释的考验期限。我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考验期是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及余刑;无期徒刑的考验期为10年。假释考验期均从假释之日计算,即从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假释之日起计算。然而,假释并不影响附加刑的执行。犯罪分之被宣告假释后,若原判决有附加刑,附加刑仍须继续执行。原判决对罪犯有剥夺政治权利的,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并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监督机关批准。 假释的适用程序 对符合假释条件的罪犯,应当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由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对罪犯予以假释。 假释的撤销 如果被假释的罪犯在考验期内,违法特地条件,假释就可以撤销。(1)被宣告假释的罪犯再犯新罪,先对新罪作出判决,再数罪并罚;(2)发现被假释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前还有漏罪,先对漏罪作出判决,再数罪并罚;(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未构成犯罪的,撤销假释,收监执行余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297人已浏览
277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