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据我国97年《法刑》第238条第2款、第247条、第248条第1款和第292条第2款的规定,行为人实施某一犯罪之时或之后,如果又出现了使用暴...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属于交通肇事罪法定加重情节,不构成故意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尽管刑罚都包含死刑、无期徒刑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两者刑罚的排列顺序不同,这就决定了两者在死刑的适用上顺序上不一样,故意杀人的,如果不存在从宽情节,适用死刑,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如果不存在从重情节,适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见,准确认定涉嫌行为属于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关系到是否对被告人优先适用死刑,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生命利益。 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如果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杀人,那么就成立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伤害,虽然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但是也仅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非法拘禁罪致人死亡并不是都要定故意杀人罪的,一般只有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才定故意杀人罪。即如果在非法拘禁过程中,故意实施拘禁之外的伤害或者故意杀人的,当然要定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所以共同殴打他人失手致人死亡不属于共同犯罪。共同过失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所犯罪分别处罚。过失致人死亡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8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