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①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由拟征用土地所在的地县、市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 ②审查报批。征用土地方案拟订后,由县、市人民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的批准权限,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人民政府批准。 ③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征用土地依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当地予以公告。 ④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⑤公告征地裣安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⑥清理土地和实施征用土地。
《集体合同规定》已于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为规范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行为,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制定本规定。
签订集体合同应通过平等协商、审议、签字、登记和公布五个程序。一是平等协商。平等协商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必要程序。集体合同草案起草后,无论哪一方提出要约,对方都不得拒绝。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当带领企业行政人员与企业工会主席平等协商。在平等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在兼顾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个别有争议的重大原则问题。双方协商形成集体合同草案后,应当提交全体职工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在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上,企业经营者和工会主席应当说明草案的产生过程、依据和各自的义务。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集体合同草案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对集体合同内容的审查,有利于对集体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企业未建立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可组织职工代表审议。集体合同草案文本经员工(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由企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和工会主席代表全体员工签字。集体合同签订后,合同文本及其全部附件应在10日内一式三份提交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登记部门收到登记申请后,应当在7日内完成登记手续。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合同登记申请后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集体合同登记生效后,企业必须复制多份合同文本,至少在半个月内通知全体员工,不得延误。集体合同应张贴在车间、科室等显眼的地方,或放置在专门为集体合同设置的窗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