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后应该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实行健康状况报告、加强进出人员登记管理、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换气、保障洗手等设施正常运行、做好工作和生活...
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后应做好职工健康管理工作,落实健康状况报告,加强出入人员登记管理,保持岗位通风通风,保障洗手等设施正常运行,做好岗位和生活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泛指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与特定职业有关的疾病就是职业病。如何做好职业病防治?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职业病防止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 2、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职业健康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提供职业病防止所需的经费和设备。 3、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是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基础,建立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档案。 4、从事或接触有职业危害(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因素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作业时,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排从事上述有关作业,并应当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和建立健康档案。 5、有害作业场所应当与其他作业场所分开,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卫生防护设施。 6、易发生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的作业场所,应当配备紧急防范设备和医疗急救用品,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急救人员。 7、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程项目,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8、有放射源或者生产放射线的作业场所,应当设置放射性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防范管理。 9、对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程项目或作业场所,应组织有关单位定期进行检测、评价。 10、单位必须对从事或接触有职业病危害和从事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11、不得安排患有禁忌病的人员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对已发现受到职业性损害的人员,应及时安排治疗或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 12、对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应当及时安排治疗或者疗伤,并定期复查。
1、企业应当确认公司是否按照规定使用公司名称,改变名称是否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 2、公司改变住所是否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 3、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是否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 4、公司有无虚报注册资本行为; 5、股东、发起人是否按照规定缴纳出资,以及有无抽逃出资行为。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意义深远重大。对未成年人进行卫生保健和营养指导,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是卫生部门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对于学校来讲,教育部门颁布的一些规章对在幼儿园、中小学等设立卫生室、配备医师或者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外,还可以成立区域性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这些规章还对购置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提出了要求。 对于卫生部门来讲,主要是做好对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根据相关要求,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证并接受预防接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317人已浏览
434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